一、关于当前市场的看法 “这一轮调整,与以前有什么不同? 第一,这一次行业呈现轮跌格局,而不是18年,15年那样的齐跌。例如以市场为例,是...
2022-05-18 0
品牌,一头连着消费者,一头连着企业。做强做优中国品牌,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要,是企业应对时代变局、赢得美好未来的“必修课”,亦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肩负的重要责任。近年来,中国品牌迅速成长,质量上精益求精、创新上勇于攀登、责任上敢于担当,不仅让品牌的价值不断提升,也契合消费升级的大趋势,成为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有力支撑。2022年5月10日是第六个中国品牌日。即日起,人民网推出“中国品牌之声”系列策划,邀请各行业企业负责人就中国品牌建设话题进行分享。
以创新为根本,砥砺前行,选择和时代同行,与市场共振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。中国载人航天事业30年历程取得累累硕果,也成就大国品牌的非凡故事。近20年来,飞亚达在航天领域助力国家技术使用,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,为企业发展和行业建设也带来新的思考与动力。
传承载人航天精神,以精密为先驱。作为精密制造的特殊品类,手表身躯虽小却可囊括上百个零件,唯有持之以恒的专业技术投入,才能做强品牌,以产品赢得市场正向口碑。而对于中国手表行业的发展,更需要以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,不仅要“品质过硬”,更要精益求精,以精密为先驱。
当航天领域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成为最重要的国力代表之一,作为中国企业更应该与中国航天科技共同前行、不惧挑战,敢于 “从无到有”完成制造重任。飞亚达始终秉持“专业为先”的品牌原则,从实践中汲取经验,以经验迭代制造,自始至终秉承创新意识和实操精神,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与创新,取得大量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。
响应市场趋势,拥抱消费升级。品牌需要顺应市场变化,以“Z世代”为代表的的新兴客群,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时期,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、认同感强,对“有故事、有创意、有态度”的国货消费品需求激增。
飞亚达励志以行业标杆来要求自身企业和品牌的发展,通过运用航天故事打造差异化的品牌理念,更要跨界联名、互动创新,满足年轻消费者多元需求,不断创造新鲜感和惊喜感,展现东西方天文文化交融,聚焦民族自强不息的航天探索故事,为新兴群体提供喜闻乐见的手表产品。
顾客体验导向,迭代售后服务。“服务”是品牌良性发展的“生命线”,企业和品牌必须从顾客实际需求出发,作为耐用消费品的飞亚达手表,要让“航天品质”走进千家万户,更要通过体系化、标准化的售后流程为消费者保驾护航,让顾客买得放心。
更多报道
中国品牌之声|实干、创新、担当!奏响民族品牌最强音
中国品牌之声|优必选科技:用AI向世界讲好“中国智造”的品牌故事
中国品牌之声|维信诺:打造自主品牌,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OLED产业
中国品牌之声|居然之家:以创新为内核 缔造企业之魂
中国品牌之声|泸州老窖:复杂局面更需践行“五同理念”和凝聚“五心力量”
中国品牌之声|加多宝:以品牌力量引领高质量发展
中国品牌之声|华润三九:“创新+产品+故事”的合力才能锻造出“品牌力”
中国品牌之声|老板电器:在变局中坚持长期主义 发挥品牌价值引领作用
中国品牌之声|统信软件:科技自立需要高质量的品牌建设
中国品牌之声|茅台集团:坚守“质量是生命之魂” 对标“世界一流”
中国品牌之声|格力电器:品牌之光 照耀世界
中国品牌之声|汾酒:品牌建设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、基业长青的关键
中国品牌之声|海信集团:高质量的中国制造是品牌出海的最大底气
中国品牌之声|中国飞鹤:研发创新是成就中国品牌的关键
中国品牌之声|长城汽车:以品类创新,踏出中国品牌向上之路
中国品牌之声|娃哈哈:品质为本、创新为先 让中国品牌屹立世界之林
中国品牌之声|君乐宝:创新布局、科技赋能 高质量成就新潮风尚
中国品牌之声|海澜之家:创造有生命力的服饰 服务每个人的光采
相关文章
一、关于当前市场的看法 “这一轮调整,与以前有什么不同? 第一,这一次行业呈现轮跌格局,而不是18年,15年那样的齐跌。例如以市场为例,是...
2022-05-18 0
距离白酒行业“新国标”落地还有13天,对于行业来说,哪些变量将会出现? 2021年5月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批准发布了《白酒工业术语》(...
2022-05-18 0
财联社5月18日讯(记者 刘阳)希望在高性能电池领域取得突破,梅赛德斯-奔驰试图尝试硅基阳极电池这一技术。5月18日,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奔驰E...
2022-05-18 1
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 (记者王震)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,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。为引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...
2022-05-18 4
里昂发布研究报告称,将新创建集团(00659)评级由“跑赢大市”升至“买入”,考虑到出售飞机租赁业务,下调明年经常性盈利预测8%,并调整估值基础...
2022-05-18 3
总台央视记者 代钦夫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“双减”工作部署,教育部继续组织专门力量,对线上培训机构、有关网络平台遵守“双减”要求情况开展常态化全...
2022-05-18 4
发表评论